曉寧創新工作室召開年度工作會
作者:楊曉偉
來源:指揮調度中心
發布時間:2021-12-31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line-height:2;font-family:Arial;font-size:16px;">12月30日,曉寧創新工作室召開年度工作會,曉寧創新工作室相關成員參會。會議對2021年工作情況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規劃。</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line-height:2;font-family:Arial;font-size:16px;">曉寧創新工作室今年始終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工作會議精神,以開展“二次創業提速年”“企業改革推進年”活動為契機,堅持推進創新工作。</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line-height:2;font-family:Arial;font-size:16px;"><strong>立足本職,革新改造。</strong>為減少入口車輛車牌不符情況的發生,加強車輛逃漏費治理,精準發力、靶向施策,曉寧創新工作室成功研發入口車牌提示系統,有效提高了入口車道車牌手工錄入的準確率,進而避免因入出口車牌不符導致不得不使用在線計費調用的情況發生,減少通行費流失,同時加強稽核車輛攔截力度,助力堵漏追繳。</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line-height:2;font-family:Arial;font-size:16px;"><strong>合作創新,互促互進。</strong>曉寧創新工作室積極與先進技術單位合作,完成了通信光纜振動實時在線檢測系統、新型ETC治逃系統等多項創新項目研究應用,切實提高高速公路機電運維智慧化管理水平,助力機電、稽查管理再上新臺階。且該兩項成果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實現新的突破。</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line-height:2;font-family:Arial;font-size:16px;"><strong>創新引領,智造未來。</strong>一是公路運行精準感知及可視化管理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榮獲“2020年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表彰大會暨綜合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大會”科技創新二等獎,該成果在推動行業智慧化提升、推動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有重要意義。二是可視化指揮調度平臺榮獲第十七屆中國音視頻產業大會(AVF)年度科技創新獎。平臺采用的超高分GIS地圖是河北高速系統的首次應用,作為涉冬奧項目已于今年3月正式啟用,可及時掌控京張高速沿線交通狀態,以“可視”“可連”“可調”為目標,實現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一圖式”總覽,服務即將舉行的2022北京冬奧會交通保障工作。</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line-height:2;font-family:Arial;font-size:16px;"><strong>不斷學習,堅持創新。</strong>曉寧創新工作室始終秉承好學好問、認真研究、觸類旁通的學習精神,不斷激發創新靈感,深入挖掘適合本路段的創新成果。一是緊跟新收費模式的步伐,率先完成機電設備維護管理手冊編制工作,圖文并茂,有效提高了機電設備維護維修水平。該項成果入選集團《高速公路運營創新創效成果推廣名錄2018-2021》并亮相全省職工“五小”創新觀摩交流活動,并獲得與會人員關注。二是深入一線,利用舊工控機與顯示屏實現了入口稱重與發卡“一體化”,極大減輕了一線員工的工作量。三是認真學習其他優秀成果,成功引進推廣自制欄桿臂等創新成果,助力公司降本增效。</span>
</p>
<p style="text-indent:2em;">
<span style="line-height:2;font-family:Arial;font-size:16px;">下一步曉寧創新工作室將繼續發揚勇于突破、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深入挖掘創新突破口,解放思想,把創新工作做精、做深、做細,努力實現再創新再增效的目標。<strong>一是</strong>要進一步完善曉寧創新工作室各項功能,鞏固例會討論、課題攻關研討等機制,全員樹立“科技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唯一力量,創新是提高科技水平的必用之路”的觀念,立足本職,力爭將工作室打造成為創新思維技術改造的試驗臺。<strong>二是</strong>要依托曉寧創新工作室,凝聚廣大機電人員的智慧和力量,從“小”開始,從“心”出發,善動腦勤動手,以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為導向,達到控本、降耗、提質、增效的目的。積極營造“事事皆可創新、人人皆能創新”氛圍,激發創新團隊每位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strong>三是</strong>要突出專業特色。隨著智能交通、智慧高速的不斷發展,機電創新的需求也將更加豐富,要瞄準收費稽查模式轉變、大數據應用、可視化管理等方向抓創新。<strong>四是</strong>要做好成果轉化。持續做好成果專利申請工作,抓好創新成果的量化和推廣工作,使創新成果盡快轉化為創效成果,助力公司降本增效。</span>
</p>
<p align="center">
<img alt="" src="/upload/202112/20211231145834_4884.jpg" width="645" />
</p>